消费事关你我,维权天经地义!每年3.15都是消费者极为关注的日子,第三期《辚辚三人行》也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与观众见面,当然话题也与消费维权相关。
本期做客《辚辚三人行》的两位嘉宾,分别是全国知名维权专家、北京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邱宝昌律师,以及全国第一条爱心传递热线创始人、北京周易研究会创始人徐坤教授,两位嘉宾和资深财经媒体人、融媒体主持人谢卫列就3.15话题展开了深层次的交谈,来自不同领域的思维碰撞,对于消费维权的“另类解读”,此期节目可谓看点十足。
▲三位大咖坐而论道
邱宝昌律师:汽车消费维权存在很大盲区
很多消费者在维权的时候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如邱律师在节目中提到一位消费者在购买的汽车出现问题后,没有选择正规的途径维权,而是给汽车开起了“追悼会”。无论是想引起广泛关注,还是抒发心中的不满,这都是不明智的选择。类似的不理智的维权行为还有架喇叭、拉横幅等等。
面对这些过激行为,邱律师提醒大家,如果说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一定要依法和理性维权,不能够采取一些非法形式,否则自身权益很难得以伸张,反而会成为一个“加害者”或者社会秩序的“破坏者”。必须要在法律和理性的尺度上去维护权益。谢大侠则提醒,消费维权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谈到如何索要赔偿时,邱律师还特别提到:“要求双倍赔偿或三倍赔偿,在经销商隐瞒事实、虚构功能时可以考虑;但产品质量有点问题或者有缺陷,是很难去用三倍赔偿的。”因此,即使自认有理,也应该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在法律的边界内行事。
▲全国知名维权专家、北京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邱宝昌律师
“汽车领域的维权事件,在每一年的3.15前后,以及重大车展上都屡见不鲜。十多年的从业经历,我研究、参与处理了很多的相关案件。我发现,中国的汽车产业一直在高速狂奔,但在消费维权方面,还存在很多的误区、盲区。”鉴于此,邱宝昌律师决定将其所见、所思、所感……集结成书,新书名为《汽车典型案例50例》。其中,三包的问题、虚假宣传的问题、PDI检测的问题、召回的问题等等都有对应的维权案例,相信能够给从业人士、消费者带来更加实际的指导意义。
徐坤教授:要做一个“挑剔”的消费者
在国外大部分人的维权意识都十分强烈,而国内的现象多是得过且过,涉及金额不是很多时,很多人都是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来对待。面对这样的现状,徐坤教授提倡大家做一个挑剔的消费者。
老百姓衣食住行的维权事件中最低的标准是多少?邱律师严肃地告诉你:一块钱,这是一个有关黑龙江供暖问题的维权案例。一块钱也值得消费者维权吗?答案是肯定的,正如徐坤教授讲到的“你不挑剔、你不会挑剔、你不敢挑剔,那你就永远不会有更高水平的服务提供。”
▲三位专家就消费维权话题展开讨论
为何要做一个挑剔的消费者?邱律师与徐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讲到:“挑剔的消费者,才能促进我们的经营者诚信经营。如果没有挑剔的消费者,经营者就没有动力和压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商品质量。所以说哪个地方的消费者越挑剔,他的经营就越诚信。因为所有的诚信,所有的质量都是倒逼出来的。”
谢大侠也提到,这个社会需要更多挑剔的消费者,只有这样商家才会更加诚信,社会才能够更加进步。所以,要做徐教授提到的拥有日月星辰精神的消费者,天天用眼睛盯着天天转,盯着商家使其好好服务,这样“中国人整体的生活的水平就提高了”。
人无信而不立:呼吁商家诚信经营
▲资深财经媒体人、融媒体主持人谢卫列
说到消费,说到维权,谢大侠将话题引到了几千年前的《论语》的高度。“人无信而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言必信行必果”“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谢大侠抛出了诸多《论语》中关于“信”的至理名言,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如何让消费者更放心地消费,其实信用很重要。
关于诚信,邱律师也讲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更是信用经济。提倡买卖双方都应该诚信,这样我们的社会上的诚信才能够继续。在大数据日益完善的今天,失信的人处处为难,不诚信的商家将进入系统黑名单。
▲全国第一条爱心传递热线创始人、
北京周易研究会创始人徐坤教授
徐坤教授也呼吁商家诚信经营,做到商品名副其实,并提出一定要有法律的制约。“诚信虽然是一个道德范畴,它一定需要法律保护,如果一个没有法律制度约束下的纯道德,它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徐坤教授如是说。
三位大咖为消费者维权献计献策,抽丝剥茧般升华消费维权主题。在节目的最后,嘉宾对消费者也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在购买商品时,尽量多地掌握信息量;那就要留有相关的一些证据,要把对经营者的约定建立在书面上。
邱宝昌律师和徐坤教授的观点体现的是平民情怀、百姓情感,对此,谢大侠也呼吁“在恰当的时间节点做对恰当的事,这就是社会关爱,这就是有温度的人文关怀!无论是物质生活的消费维权,还是精神生活的消费维权,这两者都应该成为我们社会正能量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