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新规拟明春“动刀”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新规拟明春“动刀”
2014/12/16 9:15:53

主机厂与经销商之间被强调的“伙伴关系”,如今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

过去的一周里,频繁传出主机厂对于车市前景过于乐观并安排排产计划,从而导致经销商普遍出现库存高企,进而部分经销商相继出现集体退网、联合谋求补贴的消息。一向“温顺”的经销商似乎进入了“不在库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危险境地。

有分析指出,虽然由多重因素叠加造成,但主机厂与经销商之间不平等的关系才是导致当前经销商高库存的根本原因。因此,当前车市遭遇的这场“库存危机”,将促使酝酿已久并经修订的新《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尽快出台。

经销商纷纷揭竿而起

上周,《华尔街日报》消息称,因不堪库存重压,宝马国内经销商批评宝马在华制定目标不符合实际,为扩张网络向经销商提出了不合理要求等,并向宝马中国提出多项要求,包括索要60亿元返点折扣以及不能变相强制增加批售数量或搭售滞销车型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车业内宝马经销商几乎是公认的最赚钱的,当家底最厚的宝马经销商都大呼“压力山大”时,其他品牌的处境可想而知。

无独有偶,江苏省汽车交易管理协会分别于12月1日和8日发布了《一汽丰田江苏地区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以及《再次商请一汽丰田调整商务 政策缓解经销商生存困境的函》两篇公告。公告指出,江苏地区一汽丰田52家经销商中,一些4S店库存超限高达10倍,导致经销商亏损严重。并强调,在现阶 段汽车市场出现重大变化的背景下,生产厂家与经销商理应回归荣辱与共、平等互利的正常关系轨道,才能保持生产、流通环节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相比前两品牌经销商为自身利益呼吁协商的做法相比,北京现代部分经销商动作则更为决绝。上周,有消息指出,在多年无法达到盈利目标之后,北京现代位于上海的四家经销商已相继向厂方报备退网,处于过渡期的他们已经停止向厂家提新车以及停止接受厂家的相关考核。

《办法》不修订高库存难休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库存系数,今年以来,我国汽车流通环节经销商库存仅有1月份属于正常合理水平,其他月份全部超过合理库存水平,自进 入车市传统旺季后,经销商库存更是持续大幅攀升。其中,9月我国汽车综合库存系数为1.42,同比上升19%;10月综合库存系数为1.48,同比上升 15%;。

“当前经销商库存高企是由于车企过于乐观预估车市前景,以及今年后几个月车市销量惨淡等多重因素叠加造成的”,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告诉南都记者,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则是汽车行业现行的主机厂与经销商并不对等的产销体制。

据悉,现行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于2005年4月开始实施,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办法》规定品牌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等方面均由主机厂控制,汽车厂家建立了在市场中的强势地位,强制压库、搭售车型等种种不合理现象也开始浮现。

与库存量高企相伴的往往是经销商利润水平的大幅下滑。最新财报显示,国内上市的三家汽车经销商企业—庞大集团、申华控股和亚夏汽车,今年前三 季度业绩均出现大幅下滑。其中申华控股去年同期已是亏损状态,今年前三季度亏损进一步扩大—由0 .57亿元扩大至1.67亿元。而亚夏汽车,今年第三季度亏损150 0多万元,收益下降257%,导致前三季度只实现净利润580多万元,同比下降近九成。

“现行的产销体制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均可旱涝保收,而对于流通环节来说,遇有市场需求放缓或低迷时,经销商则因背负大量库 存而导致经营环境恶化,面临财务费用增加、资金链条断裂、严重亏损的局面,从而导致了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矛盾的激化。”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指出。

有消息称,通过施压,上周宝马中国已与宝马经销商投资人沟通年末补贴事宜,双方达成初步共识。南都记者走访广州多家汽车经销商了解到,虽然当前库存压力颇大,但由于完成厂家的年度冲量任务后,将可获得可观的“返利”,因此短时间内的高库存依然“可以接受”。

然而,张志勇并不认为高库存只是短暂的“阵痛”。他指出,随着整体市场的不断饱和,市场增速逐步放缓,主机厂的渠道扩张导致经销商盈利水平的大幅下滑将是长期存在的矛盾。

他强调,虽然未来主机厂与经销商通过协商解决利益分配的情况将成为常态,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诸如高库存等问题,则需要在主机厂与经销商之间建立更加对等的关系。“其中,对现成的《办法》进行修订,是让经销商在与主机厂的对话中获得更为平等独立地位的关键。”

新《办法》有望明年初出台

12月9日,沈进军表示鉴于汽车流通环节形势比较严峻、汽车销售价格倒挂日益严重以及产销体制不合理等现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日已向工信部、商务部递交了《关于汽车流通环节经销商库存高企,引发大面积亏损的报告》(下称《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该报告不仅希望上述主管部门尽快组织部分汽车生产企业、汽车经销商研究解决存在的高库存问题,同时还强调商务部等主管部门对目前汽车厂家和经销商的不平等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

事实上,近年来关于《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修订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有关部门之前已经组织汽车行业对《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进行不断完善,厘清汽车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改变现有整车厂一家独大局面。

“高库存问题将促使已在修订中的新《办法》尽早出台”,张志勇表示,相比此前经销商的单纯呼吁,目前日益凸显的高库存已经从个别品牌的个案逐渐成为行业普遍的现象,并阻碍汽车行业健康发展。因此,能有效改善这一现象的新《办法》犹如弦上之箭。

对此,南都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修订已经接近完成,部分细节仍在讨论,新版《办法》有望在2015年初开始实施。据悉,新版《办法》将会对汽车厂家的强制压库、搭售车型等不合理行为进行约束,但品牌授权制度不会改变。

然而,新《办法》实施并不意味着经销商就此找到了救命稻草。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告诉南都记者,当前经销商面临的挑战是由市场需求放缓、新渠道冲击等多重因素带来的系统性问题,获得更为平等的地位虽然能有所改善困境,当并不足以帮助经销商彻底脱困。

面对逐步恶化的市场环境,要健康持续地发展还需积极谋求新途径。12月8日,国内经销商巨头之一的广汇汽车借壳美罗药业实现了在A股上市,在缓解其资金困境方面也谋求了一条新途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隐私权声明 | 网址律师
Copyright © 2001 - 2025 SINOCAR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新诺视线传播机构  京ICP备05020129号-5 公安备案 1101150200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