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大侠这个活动办了十几年了,中间有几届有点急事就委托人我们的主编来讲、来听的。
去年,《选车网》主编付苏来讲,发布了一些自媒体生存危机的信息,听上去有点耸人听闻。我今天给那些耸人听闻的信息一个答案,叫做《拥抱合作共赢时代》。
前面那三个报告,出乎意料,但是得到很多开拓思路的信息。我今天按照媒体的思路来讲。
因为我们还是媒体的论坛,所以先对媒体的发展趋势做一个判断。
一、媒体发展的趋势

2G的时代是干什么呢?图文,发一点图片、文字,基本上也就是平媒往PC上转。3G是PC+手机,是图文+音频。4G是图文+音频、+视频。大的视频、小的视频,抖音都出来了。5G时代是广义融媒体时代,不是我们现在融媒体时代了,应该是广义的融媒体时代了。所以我们基本判断是:在5G之前,媒体在技术形式上的创新告一段落了。
以前我们创新可能是有抖音了,有微博了,这些都是媒体传播形式上的创新,是一种技术创新。4G能想象到都到了,从眼睛看的,耳朵听的,包括传输的方式。在移动时代,汽车、手机都成了终端,还怎么样移动呢?手机就这样了,再弄的话把苹果弄死了。
为什么叫广义融媒体时代呢?现在有很多形式相融性还不够好,还要进一步相融。由于传输速度快了,电影和视频会不会有更多的相融性呢?我们对质量的要求、画质的要求和可编辑性有了很大的想象空间,随着技术的推进还可能有新的、相融的媒体形式,所以说叫广义的融媒体,而不是简单的A+B+C。
二、媒体从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

原来是中心化的时代,也就是说世界上就少数几家媒体,后来就变成政治家办报了,报纸从国王手里变成党派的媒体了,后来党派报纸办不下去了,变成了发行人办报;再往后是媒体人办报,发行人办报之后是资本家办报;近些年来又了互联网,现在又有了自媒体。
自媒体时代是什么时代呢?不是媒体碎片化时代,而是粉末化时代了。中国有句话叫“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到极致一定走大联合,也就是再中心时代。
再中心时代,不是说像原来的中心时代了,再中心是什么呢?在利益的形式下,产生的新的中心,原来是政治集团的力量,原来是资本的力量,现在可能是资本的力量+利益的关系形成的新的中心。原来是精英办报、精英办媒体,到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时代,精英时代转化为群氓时代;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后,由媒体碎片化(粉末化)时代进入再中心时代,群氓时代又到了精英传播时代。
但是,这个精英传播和原来的精英传播不一样了。原来精英传播,业界公认或者利益集团指定的特定的发言人、代言人、专家……是精英,站在这个位置上就能说话。但是在再中心时代,这个精英就是读者选出来的精英了,你的节目我们喜欢,我们这些粉丝都围着你,你的粉丝量就多、影响力大,你说我不是精英都不行。这是再中心时代,我认为这是媒体发展的趋势。我不管是几个G,5G也好、6G也好,一定是再中心时代,粉末化是不可能长期存在。
三、平台与自媒体的关系
广义自媒体实际上成了平台的编辑部,免费为平台提供资讯,平台决定有着生杀大权。

广义的资本自媒体是什么呢?一是我们现在的自媒体;二是企业的自媒体;三是各种媒体的号,比如说《中国工业报》也弄了一个自媒体号,他们也是发;四是有关部门的,包括平安北京等等;五是一些个人,我就喜欢写,我有兴趣发表我的个人见解、所见所闻。各种栖身于平台有自媒体,都在免费为平台打工。但是没有一个自媒体能够成长到可以和平台比肩的体量,因为成长的大小是平台说了算。比如,有一天我和某企业打仗了,不符合平台的利益了,平台可能就把我往下一沉;再急了,就说你违反什么规定了,把你的号关了,就给你归零了。这就是现在自媒体和平台之间的实际关系。
四、媒体变革的时代
前面所讲的媒体演进的趋势,自媒体和平台的关系,就决定了媒体变革时代就要到来了。如何变革呢?
有独立见解的媒体人需要支持,用实话记录历史的人需要支持,相轻的文人太需要团结了。
这些人可能他们都是很棒的媒体人,很棒的作者,但是他不善于经营,不善于经营自我,你让他和厂家要钱,他舍不下脸,他也不会做自我营销。文人之间有一个问题叫文人相轻,现在,相轻的文人需要用一种机制团结起来。

变革的方式是什么呢?我是一个媒体人,原来这块领域是我吃独食,某某报纸冠以某某行业名称,这个行业的利益基本上就是个别媒体吃独食,别的媒体很难进入这个圈。后来变成分食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媒体进入了各个领域。比如汽车行业,现在评论汽车和评论足球差不多了,话题的尺度越来越大,大家分食这块“蛋糕”。
未来是共赢时代,分食时代,细分到什么份上?刚才说粉末化的概念,去年年底我们用系统搜索了一下,只是做图文的自媒体号就有13800个。
主持人: 全国涉及到汽车自媒体号是4万多家,其中有真正有传播量只有1000多家。
13800家只是图文的,还没有算视频的,没有算音频的,还没包含企业的自媒体号。比如说某企业要求每家经销商都办一个自媒体号,如果这家企业是一千家经销商,也就出现了一千家自媒体。这也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搞上市仪式的时候,厂家把经销商搞来就一千家媒体出来了,还经销商自己出钱,还给要同步传播,这个时候自媒体生存环境就变得格外恶劣了。
今年5月份,我们又搜了一下数据,自媒体数量已经变成了一万多,自媒体数量减了。去年,新的汽车自媒体生存周期大约是半年,也就是说上来玩半年之后就自生自灭了。目前,活跃的,而且有一点影响力的,也就一千家。这种说法还是比较乐观的,再保守一点可能还要少,大约几百家,这就是当前汽车媒体的现状。
未来时代一定是共赢时代,如果不是共赢,大家谁也别活了。企业已经有自媒体了,我凭什么用社会上的自媒体呢?我平常发布根本用不着你,哪家有独特的观点、有影响力,我请哪家出来就是了,以后请自媒体参加活动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少。
所以,媒体变革从技术驱动型转向了模式驱动型,也就是说我们媒体的经营模式要改变了,而不是靠技术进步驱动。在4G时代,我出一个抖音我就火了;2G时代我出一个微博我就火了。在5G没有大规模推广应用之前,媒体的变革不是技术驱动型了,而是模式驱动了。
模式是什么?就是利益关系,新型的利益关系是什么呢?厂家把利益给到平台,平台要分给作者,而不是说作者为平台打义务工。以前,平台把大笔钱收过来,不给作者钱。厂家如果给作者的钱多了,平台可能把一自媒体踹到下面十八层地狱,表现好了再往上拎一下。未来不会是这样的关系了。
正是基于这种思考,基于共赢的理念一直在开发新系统,今年我们上线的《共赢资讯》可谓应运而生。《共赢资讯》是什么概念呢?首先是一个好的资本模式创新,这个架构是可以容纳资本的,便于资本进入的。再就是分配模式的创新,我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公开我要拿出利润和作者分享的。媒体挣了钱了,有利润了,我要分给这些作者。但是,我们的利润不会像稿费那样搞平均主义,而是根据作者的粉丝量、根据文章的评论阅读比,按照在平台上所占比重分钱。换言之,我们是按照影响力进行分配,把利润分给作者。我认为,这是一庄善事,帮助那些善于写作,但不善于自我经营的人,帮他们做一点事。或者说,这是一种准合伙人的模式,也就是说模式创新决定了《共赢资讯》的优势所在,《共赢资讯》有希望成为媒体中的强者。
按照媒体的发展规律,从相互竞争变成竞合,从技术驱动转向经营模式驱动。这几个历史性的转换,最终从战略上决定我们必须做一个《共赢资讯》。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媒体发展的规律和我们过去做了什么,以及未来要做了什么。
如果把这个做起来以后,前景应该是相当不错,这是历史规律使然,也是经济规律使然。
也许主持人要问了,你原来的《选车网》怎么办?《选车网》就是一个汽车板块。《共赢资讯》则包罗万象,所有的行业的资讯都要在其中。从汽车媒体发展的历史看,所有做得好的汽车平台,统统是在综合大平台上面的媒体汽车频道。为什么呢?因为他有足够的流量,因为他有厂家要的读者。比如说厂家需要财经方面的读者,平台上就有财经方面的容量,我可以导流过去,他有这个价值。所以,《共赢资讯》绝不是一个垂直的汽车平台,而是广域资讯平台,它既是原创的集中地,又是分发的渠道。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谢谢主持人。